有求必应 宁波大学“管饭爸爸”张主任火了

发布人:发表时间:2014-02-28点击:

     (转自:凤凰网 2014-2-24   来源:镇海新闻网)

 

                                  张主任在食堂

 

 

               

                                      留言薄

 

 

我想买个荷包蛋,主任回复好商量。

盯着涂鸦的富贵虾,主任他陷入了迷茫。

张主任的笔迹很平常,可是字字有营养……

2月17日,优酷网上一首歌颂宁波大学食堂“管饭爸爸”张主任的单曲《张主任》,一下子流传开来。

这首取材自真实生活的曲子,引起高校学子的共鸣。

张主任大名张继惠,今年43岁,是宁波大学饮食服务中心第五餐厅主任。他中等个头,有一张普通宁波男人的脸。最近,他在微博上火起来了。

在网上,他被学生封为“有求必应”的餐厅管理者。工作中,张主任坚持用意见簿搭建和学生交流的桥梁,同时以身作则,把一个有50多名员工的餐厅管理得妥帖细致。

2月19日上午,他在简朴的小办公室里接待了记者。

意见簿搭连心桥

宁波大学饮食服务中心第五餐厅有一楼、二楼两个层面,日均供应5000名学生就餐。

张主任在餐厅的墙面上,都挂上了意见簿。这是他自2010年调到第五餐厅后,推出的工作举措。

当时吧,我在二楼食堂担任主管,一天只有3000元的营业额。”张主任说,生意不好压力大,他琢磨到底哪里不足,学生希望食堂怎么做,对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等。于是,采取了挂意见簿的办法。

2012年,张主任成为第五餐厅主任,意见簿也跟了过去。

张主任的工作时间从早上6:30到傍晚18:30,每天早晨到单位后,便去翻翻挂在墙上的意见簿,然后抽时间答复。他的答复特别认真、细致。

现在,两个层面的意见簿加起来有五六本,随便翻开一本,都能看到上面写得密密麻麻。

张主任,豆浆真的太稀了啦!还有我们想吃豆腐脑。”——学生

对不起!豆浆我会与供货商沟通,会改进。还有同学,豆腐脑真的很难做到。谢谢。”——张主任

张主任,今天的笋太老啦,而且刷卡的阿姨态度好差!!!”——学生

好的,笋嫩点。阿姨我会批评。”——张主任

发展到后来,张主任开始卖萌。有同学说想吃富贵虾(花不来虫),画了样子。张主任不太明白,答复时顺便向学生讨教,学生告诉他:“就叫皮皮虾,宁波话叫花股弹。”

一问一答之间,温情无限。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管饭爸爸。

最早放意见簿,张主任只是想运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人家提了意见不答复,不好。”于是张主任上午看本子,下午抽时间答复。一段时间以后,提问量骤然增多,答复要求慢慢提高,张主任感到无法在下午答完。于是他考虑把本子带回家,在家静心回答。“写几个字容易,改进和后续工作都要落实的。”张主任说,讲出的话要作数,白纸黑字写的,要执行好。这给他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包括和员工的沟通,考虑厨房细节改进等。

工作量上去了,但张主任觉得对管理方面帮助很大。现在,他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菜肴质量、餐厅服务等反馈情况。

学生的意见实实在在,如果用心去做,90%都能完成。”张主任说,。

落款使用的“张主任”三个字,张主任想了很长时间才决定的。“‘张主任’是职务称呼,代表食堂对学生进行承诺和权威答复。”张主任说,光写个名字,新学生不了解情况,不知道提问了有没有用。

每一本意见簿,张主任都写上了自己的姓名,职务和手机长短号。

第五餐厅的贴心服务,吸引来央视生活频道记者实地采访,和张主任做面对面的交流。

以身作则抓管理

厨房杂事多,桩桩件件要处理。拿什么态度去对待,用什么办法管好它?张主任以身作则,要求下面员工有样学样,尽量做细致一点。

灶台有个抽烟口,我要求员工洗干净,对方答复说洗不干净。”于是,张主任亲自上阵,当着员工的面,把很难清洗的抽烟口处理干净。员工无话可说。

如果把厨房比做一个擂台,那么上去打擂的英雄,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

张主任是宁波市江北区半路涨人士,2001年进入宁波大学厨房做工。他在厨房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墩头(也叫白案),就是管切菜的。之后学蒸饭、帮厨、做厨师,慢慢升到副厨长、厨师长。餐厅工种主要包括厨师、切菜、洗碗、打扫卫生、蒸饭、早点师等,张主任除了早点花样做不了很全面,别的工种,都能独当一面。于是,他在厨房建立了威信。

意见簿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运作过程中,张主任曾两次发现意见簿被员工撕掉了一页。一向温和的张主任发火了:“被投诉是正常的,你们改了就好了,我又不扣钱。但是,如果撕掉意见簿,性质就变了。”

这以后,意见簿一直完整地保留下来。

张主任狠抓食堂窗口服务。有些员工不开心了,把情绪带到了工作中,继而在打菜时表现出不耐烦。有次,一名员工打菜,学生打了一份后,要求更换。员工把菜碗往前一推,说:“要就拿去。”这一情况写到了意见簿上,张主任找员工谈心,告诉对方,“换菜很容易的,尽量满足。”

现在,张主任要求服务员主动增加介绍服务。当学生难以选菜时,打菜员会主动介绍菜的特色、口味、菜系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口味不一,所谓众口难调,在食堂里体现最具体。

学生要求不高。真诚对待他们,即使出了什么差错,学生很容易就谅解我们了。”张主任举了个例子,以前食堂有名20岁的姑娘负责打卡,两名打卡员,每人每天负责2500个卡,出点差错是正常的。某日,年轻姑娘被学生在意见簿上提名3次批评,姑娘不想干了。张主任安慰她不用怕,“以后打卡别错了。”同时跟学生交流:“年轻姑娘和你们同龄,希望同学们鼓励她,多给机会。”那以后,年轻姑娘再未接到过投诉,人自信了,干活更麻利了。

每天上午10点,张主任召开餐前例会,提出一些细节问题,然后反复强调六字经:“主动、热情、微笑。”他说食堂很难管理,比如学生提出员工态度不好,而这些员工年纪大,文化程度不高,妇女偏多。同样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只能一次次耐心细致去做思想工作,把六字精神贯彻下去。

每次开会,他要念几句婆婆经:工作餐不能大鱼大肉,工作人员要团结友爱,服务质量要提升等。

为了学生吃得好

张主任不太上网。

今年,学生告诉张主任,他在微博上火了起来,张主任的第一反应是:“吓死了。”

他上网搜查了与自己有关的内容,发现学生们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张主任说,这下把自己很平静的生活打乱了。

第五餐厅是宁波大学饮食服务中心下属的一个餐厅,中心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并要求宁波大学校内各餐厅“做师生喜欢吃的菜肴”。张主任为了不辜负中心的信任,为了学生吃得好,动脑筋,想办法,通过意见簿搭建连心桥。现在,事情被提到了微博上,什么都放大了,心里压力骤增。

赞美声中也夹杂着质疑。有人觉得刻意炒作,有人说他利用学生的单纯出名。

不看还好,看了以后张主任频频失眠。“一闭上眼,第二天的工作就涌上脑中。哪里要改好,哪里要做到,学生提的新菜式我去搜了没有。”

张主任去求医,希望医生开方缓解压力。查来查去一切正常,医生也爱莫能助。

他对目前经历的一切,归结为“学生娃娃抬爱了”。他说,学生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群体,你对他们好,他们回报你的有十分。

今年寒假前夕,一名学生回家前点菜要吃温州肉羹,说希望放假返回可以吃到这道菜。张主任从百度上查到菜谱,试做成功。年后,食堂推出这道菜,张主任用小黑板写上:“今日特色菜:温州肉羹。”

微博上火了,张主任对于食堂管理抓得更多了。他念念不忘“安全”两字。厨房这个战场,又湿又滑。晴天走进去,地面都是湿漉漉的。小心压面机,小心打辊机,小心水、电、天然气和水蒸气,这些注意事项,张主任一样一样用笔写好。

作为一名管理者,张主任细致到不能再细致了。傍晚六点半关门下班,张主任楼上楼下跑一趟,看看所有的开关是否拧紧了。

两个班次之间,有交接时间差,蒸汽炉子开关对上了没。

所有水电窗户,都要检查。

厨房里,开门、关门,事体样样多。”张主任说,尤其发现自己上了微博后,他更不容许自己出差错。

记者离开时,正值就餐高峰期即将到来。热气腾腾的厨房内,看不见对面走来的人。分餐台前,五六名女工在紧张包装盒饭。张主任夹着意见簿,转身投入工作,查看起分包情况来。

张主任说,他想借着报纸感谢一个人:妻子俞玉琴。如果不是妻子将家庭家务的重心包了去,他也不能全心投入食堂工作。晚上7点半之后,他才有时间为家里修修补补,做些需要男人出手的体力活。

记者手记:张主任为什么火

2013年冬,宁大科院学生在微博上展示了食堂张主任的留言簿。

为什么荷包蛋不能买一只?”

可以买一只,请与服务员说一下。张主任”

我要吃蛋羹!”

好!明天会有的。张主任”

……

在一本本被千奇百怪,各式吐槽的食堂意见簿上,尽职的“张主任”每次都认真地回复。一句句,一页页,记载着“管饭爸爸”的爱。学生们呼吁“张主任”成为大学食堂标配。

随后,国内媒体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就张主任一事进行采访、报道。张主任正式走进公众视野,他成为热心、尽职、有爱的工作形象代表。

今年2月,民谣歌手“川子”和著名神曲制作人“刘咚咚”创作单曲《张主任》上传,网友再次追捧。“张主任”持续大热。

此时,“张主任”已不仅仅是张主任,而是一种热情服务的标志,一种业界良心的工作水平。

有网友评论说,第五餐厅是一家体制内的餐厅,食堂工作人员上班好比吃大锅饭,可以混着过。但是张主任把餐厅管得这么好,这么尽心,不容易。

宁大科院的同学则表示,张主任虽说是个普通食堂管理员,却是科院学子心目中共同的“管饭爸爸”。有张主任的宁大科院,很温暖!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借凿子的、弄水泥的、拿钥匙的、握菜刀的各色人等,不时走进张主任的小办公室,他一直没有空下来。

境界都在细微处,风格都在平凡中。看着张主任的忙碌和细致,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平凡的餐厅管理者会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