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6 日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笼罩着地大社区,而东区眷属楼的楼道间却暖意涌动 —— 一群身着蓝色雨衣的 “小蓝人” 穿梭于各单元,弯腰清扫、合力搬运,忙得热火朝天。这是地大社区居委会主动牵头,联合红星志愿者协会、初光志愿者协会,组织资源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多院系 100 余名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卫生清扫行动。社区以 “解民忧、办实事” 为核心,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统筹,为居民打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志愿暖流在雨幕中传递。
活动筹备阶段,社区居委会便将 “精准服务” 贯穿始终。考虑到东区眷属楼多为老旧小区,公共区域卫生问题突出,工作人员提前一周逐楼逐户走访,对 31 个单元、150 余户居民的公共区域开展 “拉网式” 摸排,精准掌握卫生痛点。
为争取居民理解与支持,社区创新宣传方式:不仅在居民微信群推送通知、在单元门口张贴贴士,更特意上门走访独居老人与行动不便居民。“张阿姨,下周志愿者会清理楼道杂物,您家门口的旧纸箱若用不上,我们帮您一起收走?” 耐心沟通下,不少居民主动清理自家门口私人物品,形成 “共治” 氛围。同时,提前对接物业服务中心确定杂物临时清运点,采购手套、垃圾袋等工具,为活动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活动当天雨势渐大,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到场分发雨衣,在新综合楼前完成分组,每个区域均安排 1 名社区骨干统筹协调。“一组 12 名同学这边走,2 名同学先上楼查看楼梯间杂物情况……” 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鄂晓敏站在台阶上清晰分配任务,志愿者们迅速投入行动。
经过 2 小时合力奋战,31 个单元原本堆积杂物的楼道焕然一新,变得宽敞整洁。
“自清扫活动常态开展以来,楼栋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社区主任吴红莉在活动总结中强调。接下来,社区将建立 “三大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公共区域 “拉网式摸排”,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与学校志愿者协会深化合作,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加强环境卫生宣传,鼓励居民主动参与维护,构建 “社区倡导、居民参与、高校助力” 的社区治理模式。
未来,地大社区居委会将持续聚焦居民 “急难愁盼”,以更贴心、更细致的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全力打造居民满意的和谐宜居家园。
(地大社区居委会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