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食宿接待安全管理水平,强化中心服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切实保障师生食宿安全与合法权益,接待服务中心于4月30日在迎宾楼3号会议室举办“安全场所公众责任险购置与风险防控专题培训”。培训邀请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代表许永靓经理担任主讲,中心党支部书记吴华玉、餐饮部、监控部、客房部、工程部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代表近30人参加培训,会议由餐饮部副经理徐敏主持。
以保险为盾,筑牢安全防线
培训伊始,吴华玉作开场讲话。她强调,高校食宿接待服务直接关系师生健康与校园稳定,公众责任险是防范意外风险、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保障工具。首先公众责任险是面对风险时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的战略工具;其次风险培训是将安全意识转化为行为准则的关键抓手;最后中心将持续开展行动号召,以系统思维打赢风险防控攻坚战。
理论+案例,深化风险认知
许永靓经理通过“某高校食堂地面积水致学生骨折索赔案”“餐厅顾客用餐呛噎纠纷处理”等真实案例,生动阐释了保险条款与实际操作的衔接要点。他提到,近年来全国高校因食品安全、场所安全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第三方企业与高校相关单位不仅要做好日常安全管控,更要通过保险机制构建风险缓冲带,为师生和学校权益提供双重保障。课程涵盖内容具体如下:
一是基础概念解析:公众责任险的定义、保障范围及校园场景适用性;二是风险图谱分析:结合高校食宿单位典型案例,剖析食物中毒、滑倒摔伤、设备故障等高频风险点;三是保险实务操作:报案流程、证据留存、理赔材料准备等关键环节操作规范;四是风险防控体系:从"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补偿"全流程构建风险管理闭环。
购置险种的宗旨是通过使用专业金融工具将不可预见的赔偿责任转移给专业机构,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当意外发生时,完善的赔付体系能让顾客感受到单位的担当,为中心和学校的品牌声誉构建防火墙。
模拟预设场景,强化应急能力
培训特别设置情景模拟环节,参训人员现场积极参与预设场景分析,演习“现场处置-信息上报-保险报案-材料整理”全流程推演,现场交流积极热烈。参训人员纷纷表示:“过去认为买了保险就万事大吉,现在深刻认识到明确标识、及时取证、规范操作才是理赔成功的关键。”“用餐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固定监控录像、保存涉事食品样本、公安责任认定、获取当事人书面陈述至关重要,这些细节直接影响后续保险理赔效力。”
公众责任险作为风险转移的刚性需求而存在,中心按照202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建立风险兜底机制,连续三年推行贯标工作手册的《应急预案》,构建全员参与的应急响应网络,未来将针对后厨、前厅、客房楼层等三大场景制定标准化操作规范,并计划在5-6月开展“黄金5分钟”应急演练专项行动,系统掌握责任险知识,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工作。
风险防控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本次培训实现了从“被动投保”到“主动风控”的观念转变,我们将以责任险为盾,以培训为剑,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共同守护师生安全,为接待服务中心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构建平安校园、智慧后勤注入新动能。
(接待服务中心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