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巴东科教基地,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双线战役”。一边是海洋学院学术会议的紧张筹备,一边是退休职工康养之行的温馨启程。面对资源有限、时间重叠的挑战,巴东扬帆路基地、沿江路基地与秭归科教基地三地齐心,拧成一股绳,以高效联动与暖心服务,书写了一段协作攻坚的生动演绎。
4月9日,海洋学院重要会议在巴东沿江路基地开展。然而仅隔6天,另一项重要任务接踵而至——20名退休职工将开启为期6天5夜的巴东康养之旅。两批活动同期进行,客房资源严重不足,沿江路基地仅有20间客房,无法同时容纳会议人员和康养团队;且巴东基地的驻站工作人员也无法保障全部用餐需求。关键时刻,三基地迅速联动响应。4月10日,秭归基地的4名骨干员工紧急驰援;14日,经与海洋学院会务组紧急协商,全体会议人员转移至扬帆路基地,腾挪充足房间,巴东基地全员上阵清扫客房、布置场地。15日中午,当退休职工抵达时,窗明几净的房间、摆放整齐的绿植已然就绪,康养团队连连称赞。
除了资源调配,如何保证两批团队吃住无忧,更是考验着团队的默契配合。厨房里,白案师傅凌晨四点便点亮灶火,揉面蒸馍、熬粥煮蛋;红案厨师雷小俭师傅更是连续10天高强度工作,他表示:再累也一定要坚持到底;运输部的专车每日三次往返扬帆路基地,保温箱里的饭菜送达时“连热气都没散”。人员紧缺并未影响优质的服务保障,康养团队参观景区、集体包饺子、全程摄录等活动都由专人陪同,实现“硬保障”与“软服务”双达标。
这场“双线作战”不仅是一次应急保障,更是基地协作模式的成功尝试。通过“需求清单共享”,三基地实时互通人力、物资缺口;推行“岗位AB角”制度,服务员既能帮厨、行政人员也可当导游,全员成了“多面手”。中心主任伍晋全程坐镇指挥,他总结道:“这次联动作战证明,只要打破壁垒、全员皆兵,再大的困难也能化解。”
20日,两项活动圆满结束,期间也得到参会人员、康养团队的一致好评。巴东基地已恢复正常秩序,工作人员转身投入新的任务中,但跨基地保障的协作攻坚故事仍将继续。
(实习实践基地与运输服务中心 刘蓉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