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实习实践基地与运输服务中心秭归科教基地野外实习教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时的秭归基地生机勃勃,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在实习之余,为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理念,了解社会责任、明确奋斗方向,中心结合秭归基地实际劳动需求推出多个劳动教育课程供学生开展实践。
秭归基地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了学生公寓卫生清洁、校园绿地美化净化、食堂后厨备餐清洁等多种形式的劳动体验。经过两周的野外教学实习,不少班级进入了室内整理和考核阶段。各院系积极号召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基地通过在辅导员群发布活动方案细则招募志愿者,统计人数、分配任务、通知课程指导老师分头开展劳动。学生在规定时间集合,所有到场学生逐一打卡签到,基地站长褚喜彬为到场学生讲解项目内容、基本劳动知识技能与规范、安全注意事项后分配任务。
天微亮,绿化除草的志愿者已在试验场集合完毕。站在绿意盎然的草地里,伴随着悦耳的鸟鸣声,学生跟着指导老师开始劳作。大家不怕脏不怕累,有的挥舞着锄头,有的直接用手拔,汗水浸湿了衣服也丝毫没有降低大家的劳动热情。在劳动中,学生饶有兴趣听着指导老师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和特产柑橘的种植,体验不一样的劳动乐趣。
手拿笤帚和簸箕,学生公寓的清理志愿者也准备就绪了。他们有序穿梭在楼层与宿舍之间,一层层打扫走廊、楼梯,再将垃圾搬下楼。“参与清理宿舍垃圾活动,我才真正体会到保洁阿姨的辛苦。”亲身体验了垃圾清理的志愿者感慨道。“我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够包装整理好自己的生活垃圾,不要随意扔在楼道里。这样既能够方便阿姨清理,也能够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请按需点菜,尽量减少浪费。”带着红袖章的“光盘行动志愿员”正式上岗,在排队取菜窗口,志愿者会第一时间提醒用餐人员点菜时按需、适量,避免吃不完的尴尬。在食堂中午用餐高峰期,志愿者们没有嫌弃剩饭剩菜的异味,没有躲避脏活累活,协助食堂工作人员清理餐桌,整理回收区餐具,给就餐的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
后厨操作间,帮厨志愿者拿起刨刀一丝不苟地处理着食材,听着指导老师讲解根据菜品需要处理食材形状、大小。看着一筐筐食材经过自己的努力加工逐渐成形,最后走上餐桌,志愿者们充满了成就感的同时,也体会到食堂工作人员在每天保障近千人一日三餐背后的辛苦付出。
劳动教育让学生参与到基地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培养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实习实践基地与运输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后勤育人功能,践行“三全育人”宗旨,为我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实习实践基地与运输服务中心 李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