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三月,乍暖还寒,在即将迎来我校70周年校庆之际,在我校七秩荣光、逐梦未来的宣扬下,校园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用辛勤劳动守护校园的无名奉献者。
物业服务中心在雨季前对文华楼北侧沟渠内的污水及淤泥进行彻底清理,由于文华楼靠山而建,几次大雨将山坡淤泥尽埋于此,以及刚完成为期一年全楼装修的现实情况,此处的排水沟积淤严重,存在极大安全及卫生隐患。并且由于地形特殊,沟深且窄,清理工作全部依赖于员工们“生挖硬刨”。
身材并不高大的赵习涛师傅是物业服务中心大楼综合服务部的一名保洁员,他是登高爬低、清淤消杀等工作的“老手”。他乐观豁达的态度,与坚毅不屈的精神,让他总是准时出现在每一次紧急保障任务中。年近五十的赵师傅身手却非常矫健,面对各项紧急工作总能“快、准、狠”,不论是疫情突发后的消杀,大雪后的断枝清理,还是每一次高难度高强度的清淤,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迅速投入工作,扛起他对于物业工作、对于学校师生的责任与担当。有时他累得席地而坐,一口气喝完一整瓶水,汗水落下打湿他身边干燥的地面,而他总是只说一句“这事,你不做我不做,谁去做呢?”说罢又重振旗鼓,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只留下一个踏实宽厚的背影。
清淤项目的现场,除了多年服务于校园的老师傅们,也有一批年轻人,将他们的青春奉献于校园,大楼综合服务部图书馆保安员尹尚才就是其中一员。明知道排水沟积淤深度可能漫过胶鞋,他想都不想跳进淤泥,用身躯与汗水为校园安全筑起防线。他作为青年男员工,扎根基层,不怕吃苦,不畏艰难,在清淤挖沟之类的工作中不嫌脏、不喊累,认准目标不放松。每次问他关于去校内各个地方突击,总能听见他响亮的回答“好!去!”工作过程中,他话不多,每次叫他休息一下,他也从不停下手中的活,而是小声却坚定地说“弄完再休息”。他以全心全意奉献的态度接稳了属于新一代物业基层工作者中的一棒;在平凡岗位上,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他创造不平凡成就的力量源泉。
像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他们来自不同岗位,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在重大保障任务面前,他们都是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物业人!在每天不同的时刻,在校园各自角落,总能看到物业人,奔波在一线,劳动在一线,奉献在一线。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945年毛泽东写《愚公移山》,写的是一份深切的期盼,如今一群人用行动将期盼化为现实,续写了愚公精神的当代故事。污泥满身,更显眼神坚定;不畏艰难,成就物业精神。七秩荣光,栉风沐雨,七秩弦歌,爱卫先行,物业人将坚韧不屈的汗水挥洒在基层,将对师生安全的责任感深耕在基层,将对教育事业的奉献扎根在基层。
(物业服务中心 胡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