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正值中国农历冬至节气,地大社区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共建“国际化社区交流实践基地”以来,共同搭建传统文化节日体验平台,继制作手工月饼活动以后,地大社区在南望山庄小区内的东湖文殊印堂工作室,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校社共建过冬至”活动,邀请外国留学生,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篆刻为媒,以国食饺子为载体,通过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和官方微博直播平台现场直播,让大家看到国外友人走进地大社区家庭,一起品尝中国味道,参与冬至吃饺子的中国情怀,践行中外一家亲。
东湖文殊印堂工作室的主理人宋斌教授介绍,莫德是来自莫桑比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留学生,他从2017年开始选修《中国篆刻艺术》这门课,学习篆刻已快5年了,他不仅中文流利,也特别喜爱中国的文化。宋斌教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冬至”习俗和由来,莫德告诉长江日报的记者,他说他知道中国人在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穿上新装,所以今天他第一次穿上唐装,觉得自己很帅。当被问及新年的愿望时,莫德说,他希望更多的留学生学习篆刻艺术,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
地大社区舒畅介绍,地大社区创建国际化社区以来,结合高校社区的特色,不断探索创新办法,开展国际学生和社区居民一起进行园艺绿植、手工制作月饼等贴近生活的活动,让国际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真正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背后的故事和意义,从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民。此次活动也是校社共建以来第一次走进地大社区家庭,为后期更加丰富的共建活动形式开了好头。
莫德用小篆体篆刻,将二十四节气“冬至”刻在印章上,30万人通过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和官方微博直播平台观看了直播活动。
篆刻结束后,地大社区的工作人员还特意为莫德准备了牛肉饺子,坐在居民家中,莫德蘸着醋,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他不停的说“好吃”。
对于地大国际化社区建设,社区将进一步探索国际友人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和碰撞,不断努力加深传统文化与大众间的连接,让国际友人也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让文化有温度、有情怀。同时我们也要创造机会,让国际友人介绍他们自己的国家和民风民俗,让我们的居民通过国际友人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充分的利用地大国际化社区创建机遇,让中国民族特色走出去,把异国风情迎进来,一起讲好地大故事,打造开放包容、多元融合、和谐美好的武汉特色国际化社区,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武汉尽一份力。”
(韩小红 地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