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4D管理”和“绿色校园打造”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实践教材

——《管理学实践教程》教学案例

发布人:张俊坤发表时间:2025-09-25点击:


 

近日,我校在“绿色校园打造”与“食堂4D现场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作为高校治理现代化的优秀案例,被正式收录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配套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实践教程》之中。该教材注重通过优秀案例提升教学实效,在“控制”职能章节中将我校两项实践列为实例,系统介绍学校如何通过有效管理控制保障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案例的入选,不仅是对我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成效的肯定,更表明其所蕴含的科学方法、标准流程和执行逻辑,已从行之有效的“基层经验”升华为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管理范本”,彰显了我校在后勤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前瞻性与专业影响力。

4D现场管理:打造食堂安全与效率的标准化体系

学校始终把饮食安全放在校园安全的首位,食品安全是学校的一把手工程。为保障饮食服务质量、饮食安全与工作效率,地大后勤保障部饮食服务中心致力打造食堂后厨4D(即四个到位)现场管理体系,即从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与执行到位四个方面开展现场管理。教材介绍到,该体系并非简单的卫生检查,而是一套涵盖“整理、责任、培训、执行”四个到位的完整闭环管理系统。一是整理到位实现精细化。通过“分类、分区、分层、分颜色”和“定名、定量、定位”等方法,使后厨空间、物品、工具井然有序,降低了寻找物品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隐患。二是责任到位实现明晰化。将卫生、设备、安全等责任明确到人,并辅以“制度上墙”、可视化流程看板,让每位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操作标准,建立了有效的责任机制。三是培训到位实现常态化。通过多层次、持续性的培训,使员工深入理解4D标准与操作流程,并结合“4D加强周”等活动强化意识,确保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是执行到位实现长效化。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依托明确的岗位职责与监督机制,推动4D标准融入日常操作,形成持续改进的管理闭环,保障管理成果稳定持久。这套体系为高校食堂如何系统性地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工作效率、控制运营成本提供了一个清晰、可学、可用的实践方案。

绿色校园打造:展现可持续发展中的管理智慧

同样被教材引为范例的,是地大立足长远、系统规划的绿色校园建设。案例介绍了地大如何将“碳达峰、碳中和”理念从顶层设计融入校园规划、基本建设与日常运营,展现了学校在战略层面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校园治理的长期努力。在具体实践中,地大围绕多个重点领域推进综合治理:一是在绿色交通方面,通过建设自行车停车场、投用氢燃料电池通勤车、开通地铁接驳专线,优化出行结构,降低碳排放。二是在建筑节能方面,广泛应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等节能技术,并配套智能洁具与雨水回收设施,使建筑能耗大幅下降。三是在水体治理方面,针对镜湖水体流动性差的问题,引入微生态滤床系统,提升自净能力,实现生态修复与成本控制的双重效益。四是在节水管理方面,年人均用水量从90吨降至52吨,非常规水利用能力持续提升,20余年累计节水4000余万吨,相当于1/3东湖的储水量,相当于百万人口规模城市的年用水量,成为湖北省首家“节水标杆高校”。五是在绿色食堂建设方面,通过推广有机食材、践行“光盘行动”、加强厨余垃圾回收,将绿色理念延伸到师生日常生活的末端。这些实践共同构成了一个如何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场景中,务实推进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绿色生活的管理范例,也是社会化生态型、精细化节约型、信息化智慧型的“三化三型”的高品质校园建设的成功实践。

 

 

 

 

 

一流的大学建设需要规范、高效、可持续的后勤保障体系作支撑地大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正以其扎实的实践探索,为构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治理根基,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治理贡献着“地大智慧”与“地大方案”。

(综合事务办公室 王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