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后勤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及群众代表共200余人,分设9个分会场集中观看大会直播。党员群众在缅怀历史中感悟初心使命,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后勤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以“智慧化、集约化、精准化”建设筑牢服务师生的“铜墙铁壁”。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智慧后勤升级服务效能
大会中抗战老兵方阵、联勤保障部队受阅等场景,引发后勤党员对“后勤是生命线”的深刻共鸣。立足“保障”核心与“服务”本质,后勤保障部近年大力推进“智慧后勤”建设,将抗战时期“扁担精神”“马背上的医院”等传统保障经验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
目前,报修、资产调剂、宿舍分配、办公电话费查询、会议室预约、客房预定等服务已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覆盖所有食堂,让食品安全监管更透明;通过整合8套水电系统,搭建物联网数据中台,水电精细化管控水平显著提升。这些实践正是对“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抗战后勤精神的新时代诠释。
支部联建聚合力 跨部门协作破解保障难题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协作精神,在新时代转化为支部共建的强大动力。后勤保障部9个党支部分别对应餐饮、水电、物业等专业模块,通过“支部联建、党员联动”形成跨领域服务合力。
今年汛期,物业服务中心与水电与节能管理中心党支部协同作战,提前排查处置险情;冻雨灾害、新生入学、运动会等重大保障任务中,各支部组织全体员工紧密配合、相互支援,高效解决师生急难问题。“我们用‘同舟共济’的行动,践行了抗战时期军民同心的协作精神。”物业服务中心党员代表表示。
立足岗位践初心 平凡坚守彰显担当品格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每一个岗位都是阵地”的嘱托,后勤党委以“岗位技能淬炼行动”为抓手,将“螺丝钉精神”融入日常服务。饮食服务中心响应“体重管理年”号召,推出科学配比轻食健康餐;学生住宿服务中心改造63栋学习室、55栋活动室,并在17-23栋加装公共走道防护栏,提升安全指数;接待服务中心通过“小份菜套餐”减少餐饮浪费,以细节提升服务温度。
“从抗战时期的兵工厂工人到今天的后勤人,岗位虽变,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始终未变。”饮食服务中心党员代表表示。
锚定未来方向 三大举措赋能高质量发展
大会展示的无人补给车、野战炊事车等现代化装备,震撼了后勤人。后勤党委明确将以“红色后勤铸魂、智慧后勤赋能、服务提升暖心”三大举措为抓手,深化抗战精神实践转化:通过“一根扁担送军粮”等红色故事开展沉浸式党性教育;试点无人巡检、AI能耗分析系统打造绿色低碳后勤;建立师生需求清单机制,靶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全体后勤人将把观看大会的激动之情转化为工作动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筑牢服务保障基石,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党建人事科 刘志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