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近日,由后勤党委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主办、珠宝学院协办的“设计赋能・文化润心:从设计到市场的实践之旅”座谈会暨2025年文创月饼设计作品颁奖会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通过设计创新转化为舌尖上的文化体验,彰显了党建引领下协同育人的丰硕成果。
会议伊始,后勤保障部副部长黄晶晶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文创月饼项目是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推进“党建+实践育人”的创新尝试。在支部统筹协调下,后勤团队与师生设计师、生产厂商历经481次沟通磨合,耗时两个月完成从图纸到产品的转化,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服务育人”的深刻内涵。随后,黄晶晶宣读了获奖名单,拉开了这场文化与设计交融座谈会的序幕。
在设计心得交流环节,获奖学生代表们依次分享了设计心得体会。一等奖获得者刘晓菲同学带来的“地大记忆”系列作品,将校徽、地质纹、校园地标等设计元素与传统月饼纹样巧妙融合。在她展示的PPT中,清晰记录着从市场调研、选景、初稿和落地思考到成品的创作过程,体现了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市场思维。一等奖获奖团队“WFL”带来的“南望秋月”礼盒设计,包装盒采用可降解材料并印将校园地标剪影融入绿水青山中。“我们在党员教师指导下成立设计小组,先后走访校史馆挖掘地大特色学科文化,开展市场调研问卷,最终确定‘文化传承+ 环保实用’的设计方向。”二等奖和优秀奖获得者林华睿同学则聚焦地大精神的六重内核,其“六脉晶传”作品将珠宝设计中的宝石晶体应用于月饼装饰,“通过支部教师的线上指导,我们考虑了工艺简化与成本控制的难题,让传统技艺走进日常生活。”
珠宝学院首饰系副主任汪晓月在点评中肯定了同学们将“艺术高度、文化厚度和作品精度”三者结合的创作理念,建议未来可进一步强化用户体验设计,在文化表达与市场需求间找到更佳平衡点。
珠宝学院党委书记薛保山在座谈中强调,此次文创实践生动诠释了“第二个结合”的深刻意义,是党建引领艺术创作转化的成功案例。他提出,要以党支部共建为纽带,深化“精度合作、协同创作”,让学生在后勤劳动教育中锤炼本领,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文化影响力。后勤党委书记黄菊总结,文创月饼设计项目全程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服务亦育人”的理念,从市场调研到定价销售的全流程参与,让同学们接受了一场高质量的劳动教育,为后勤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鲜活样本。
颁奖仪式上,老师们与获奖学生逐一合影,定格下这诞生了优秀的文创作品和充满成就感的时刻。
后勤党委接待服务中心党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构建“党建引领、文化为魂、设计为桥、育人为本”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更多校园文化创意转化落地,让传统文化在青春创意中焕发新生,让实践育人在党建引领下走深走实。
(文 吴华玉;图、视频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