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抚,阳光明媚。为积极响应国家劳动教育号召、弘扬劳动精神,美化校园环境,4月,学生住宿服务中心党支部联合资源学院红星学生园区党支部开展劳动种植活动,后勤保障部副部长苏洪涛参加本次活动。
以劳动之名,播种希望
4月10日,资源学院学子与学生住宿服务中心党员手持铁锹、肩扛锄头,以劳动为笔,共同书写着这片土地的崭新篇章。他们除草、翻土、清理碎石,为这片沉睡的土地注入蓬勃生机,为后续的绿意盎然写下序章。
4月24日14:30,种植活动正式开始,资源学院辅导员王泽佗分享了自己的劳动经历,鼓励同学们动手体验劳动的快乐。学生住宿服务中心主任张红兵表示,中心向来重视劳动教育,每年支持开展各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同学们通过活动分享劳动的快乐,深刻体会团队精神。最后,中心党支部书记郭文娟化身“园丁导师”,详细讲解了月季花的品种、习性,及移栽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以青春之名,共筑绿意
随后,在划定的责任区域内,大家干劲十足地投身植树行动。手握铁锹的同学率先发力,一下又一下地深挖土壤,将板结的土层翻松,挖出规整的树坑;力气稍小的同学则两两配合,小心翼翼地扶稳花苗,确保根系舒展;填土时,大家默契地分工协作,有人铲土填坑,有人用脚踏实,让幼苗稳稳扎根大地,有人穿梭于各区域间,及时补充营养土、调配工具,为种植工作保驾护航。大家相互交流着种植心得,分享压实土壤的诀窍、判断浇水量的经验。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熟练有序,大家不仅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更掌握了科学种植的技能,用实际行动为大地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绿意。
以奋斗之名,见证新生
随着最后一株花卉的栽种完成,本次劳动种植活动圆满落幕。这片曾经的荒地,如今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生态花园。它不仅是校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同学们劳动成果的见证与展示。在这片花园里,每一株花卉都承载着同学们的汗水与梦想,它们将在这里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学生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表示这次活动既锻炼了劳动技能,也增强了凝聚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值得怀念和传承的活动。
以教育之名,铸魂育人
活动最后,苏洪涛寄语资源学子,“心园”寓意心田上可以自己播种的小小的一块地,希望大家通过建造花园式的校园人文地理环境,重新回归自然,并在“劳动微课堂”中获得美育与劳育的双重体验,在用智慧和才华在扮靓人文环境时,学习对自己将来有益的生活技能。
此刻,劳动教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指尖的温度、肩头的担当与心中的信仰。
劳动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此次劳动种植活动,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是一次深刻的劳动教育实践。这片生态花园,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全育人”的立体课堂——它以土地为卷、以汗水为墨,在“课程思政”的经纬中织入劳动基因,在“五育融合”的蓝图里绘就育人底色。这场劳动实践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育美,让思政教育扎根泥土,让实践育人深入生活,让生态理念浸润心田。未来,学生住宿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的融合育人体系,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在新时代新青年的教育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学生住宿服务中心党支部)